非洲经济温和复苏

来源:本站 发布:2022-03-08 点击:401

 

        2017年非洲经济在内外利好因素的驱动下触底反弹,但增势疲弱,不足以支撑快速增长人口的需求,人均GDP增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了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账户略有改善、继续不平衡增长特征外,经济向好业绩乏善可陈,并面临诸多层面的中长期挑战。展望2018年,联合国预计非洲经济增长态势将得到加强,增长速度为3.5%,非洲人均GDP增速将从2017年的0.5%增加到2018年的1.0%。人均GDP增长的微乎其微,以及非洲区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显示非洲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消除贫困方面进展缓慢。

一 2017年非洲经济弱复苏

       2016年非洲经济增速创20年来最低水平,2017年非洲经济呈现“弱复苏”的征候。联合国预计2017年非洲经济增速将达到3%(见图1);IMF预测2017年撒南非洲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2.6%,若除去占据非洲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尼日利亚和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其他经济体2017年经济增速预计为4.4%,高于全球经济3.6%的平均水平;非洲开发银行的评估最为乐观,预计全非经济增长率为3.6%。非洲经济的“触底反弹”主要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回暖,部分非洲国家的旱情缓解,农业生产和发电得以恢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以及非洲一体化的推进等诸多因素。
 

(一)地区和国别继续不平衡增长

       非洲大陆分为5个地区,共有54个国家,经济发展呈现多样化特征,反映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则表现为多速的不平衡增长。2017年东非地区实现5.6%的增长,是非洲大陆增长最快的地区。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国的经济增速均超过5%。由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三国构成的KTM增长带引人注目。北部非洲地区增速为5.0%,位居第二。利比亚石油生产的恢复支撑其经济增速飙升至55.1%,但仍比2011年阿拉伯革命之前降低了约1/3。受益于汇率自由化后的实际汇率贬值,埃及外国直接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拉动其经济在2017年实现了4.1%的稳定增长。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缓解了油价下跌对阿尔及利亚经济的负面影响,由此避免了经济增速的急剧下降。南部非洲经济增速为1.6%,几乎比2016年的0.9%翻了一番,折射出三个大宗商品出口国表现趋于稳健:南非经济增速尽管仍维持在0.9%的低位,但相比2016年实现翻倍;安哥拉经济增速为2.1%;赞比亚约4.1%。西非地区经济增速反弹至3%。受石油和农业生产增长的支撑,尼日利亚经济从2016年的-1.5%恢复增长至0.8%。尽管油价回升,中部非洲地区经济增速下降至0.9%,表现仍然不佳。刚果(布)(-4.0%)和赤道几内亚(-7.3%)经济则明显衰退。

(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有所改善

       非洲大多数国家普遍倚重对外贸易,且外贸以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要格局,经济发展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比较敏感。自2014年6月起,以石油为主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一波长时段的持续快速下跌后在2017年有所回暖,推动全非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收窄。2017年全非洲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从2016年的7%降到5.7%。其中,石油进口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为4.5%。石油出口国财政赤字水平为6.7%,为遏制财政赤字,非洲各国应进一步采取财政整顿措施,减少经常性支出,保障在减贫等社会部门和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水平。经常项目赤字方面,大宗商品价格的回稳和出口收入的增加有助于经常项目赤字的收窄。2017年非洲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例从2016年的5.9%降至4.2%,详见表1。
 
表1 2015~2017年非洲宏观经济发展数据
单位:年

  GDP增长速度(%) 通货膨胀率(%) 财政赤字占
GDP的比例(%)
经常项目赤字占
GDP的比例(%)
  2015 2016 2017 2015 2016 2017 2015 2016 2017 2015 2016 2017
非洲 3.5 2.2 3.6 7.4 10.0 13.0 7.1 7.0 5.7 6.8 5.9 4.2
撒哈拉以南非洲 3.3 1.5 2.8 7.3 11.2 12.2 4.3 4.6 4.5 6.2 4.6 3.4
中部非洲 3.1 0.1 0.7 1.3 2.6 9.4 5.3 4.1 2.1 9.3 11.2 6.1
东部非洲 6.5 4.9 5.6 10.3 12.7 15.1 4.6 4.2 3.9 8.5 6.8 5.4
北部非洲 3.7 3.3 5.0 7.6 7.8 14.4 13.9 12.7 9.1 8.3 8.9 6.5
南部非洲 1.6 0.9 1.6 5.7 10.5 9.5 4.5 4.5 5.0 6.3 4.8 3.8
西部非洲 3.2 0.5 2.5 8.2 12.7 13.3 3.7 5.0 4.8 4.2 1.8 1.0
石油出口国 3.4 1.7 3.4 8.8 12.7 18.3 8.7 8.7 6.7 6.8 5.7 3.2
石油进口国 3.6 2.9 3.9 5.3 6.0 5.7 4.8 4.7 4.5 6.7 6.2 5.5
注:2017年数据为预测数。
数据来源:African Development Bank,African Economic Outlook 2018,January 2018,pp.30-31。
 

(三)经济持续增长面临多重挑战

       尽管2017年非洲经济增速有所回升,增幅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但由于人口增长较快,非洲的人均GDP增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非洲经济增长面临内外多个层面的挑战。
       1.经济层面:本币贬值、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增长低迷
     (1)非洲本币贬值、外汇市场继续承压。大多数非洲国家一直存在外汇短缺的问题,尤其在美元加息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下非洲外汇市场承压严重。在非洲中西部,有14个国家使用非洲法郎,实行盯住欧元的汇率制度。除此之外,2017年只有博茨瓦纳、肯尼亚、摩洛哥、纳米比亚和赞比亚等国的货币经历升值。其余30多个国家的货币自2015年初以来对美元已贬值20%至40%。尤其是几个非洲经济大国的外汇贬值严重。在外汇极度短缺影响国内经济正常运行的背景下,埃及央行于2016年11月放弃固定汇率制,让埃磅根据市场供求自由浮动,之后埃磅进入快速贬值通道,通胀率从2015/2016年的10.3%上升到2016/2017年的23.3%。尼日利亚货币奈拉和安哥拉货币宽扎也持续贬值。南非货币兰特对美元汇率呈短期波动态势,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南非兰特贬值近20%。只有阿尔及利亚因外汇储备相对充足,本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稳定。非洲货币贬值的加速对债务偿还、国内通货膨胀均产生了不利影响。
     (2)通胀率攀升。2017年非洲的通胀率为1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地区来看,除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外,2017年非洲其他地区的通胀率都高于10%。由于干旱玉米减产、粮价上涨,东部非洲的通胀率涨至15.1%。从石油出口国来看,2017年,石油价格下跌导致汇率贬值,使得石油出口国的通胀率飙升至18.3%。通胀压力提高了生活成本,政府经营成本也有所提高,融资需求和财政赤字扩大。而石油进口国受益于较低的大宗商品价格,通胀率下降至5.7%。高通胀对大量贫困人口的日常生活构成威胁,有的为维持生存甚至铤而走险,导致国家社会治安形势每况愈下;部分国家为遏制高通胀而提高银行利率,又对私人投资构成打压,不利于实体经济。
     (3)外债负担加重,债务可持续性风险趋升。近年来,随着国际对非官方援助的减少和社会部门对债务融资方式的偏好,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转向国际资本市场以满足其融资需求,引致外债高企,详见图2。但非洲开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新修订的非洲外债总额已经从2015年的5803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6408亿美元,外债占GDP的比重从2015年的25.3%提高到2016年的27.8%,与此同时,还本付息额占出口收入的比值从16.1%微升到16.9%。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7年撒南非洲地区的政府债务指标继续恶化,负债率中值从2016年的48%上升至53%。④具体从国别来看,财政收入的滑坡使得南非政府债务进一步积累,对债务前景的担忧也促使标准普尔将南非本币债务下调至次级投资级别。莫桑比克出现部分债务违约。为促进公共投资,在非资源密集型国家如布隆迪、埃塞俄比亚、科特迪瓦、塞内加尔等,持续借贷使得政府债务负担加重。由于国内到期未付款的积累,2017年赤道几内亚政府债务大幅上涨。刚果(布)负债率从2016年的115%提高到117%。中非经货币共同体的石油出口国大量削减公共支出,减缓了负债率的上升速度。非洲外债规模的扩大、增速的加快,偿债能力的下降,官方发展援助的减少,以及部分国家外债币种结构和利率结构的变化,都推高了非洲国家债务风险。
      (4)主要经济体有所复苏,但增长仍然低迷。受资源依赖、社会结构等因素制约,2017年南非、尼日利亚、安哥拉经济分别增长0.9%、0.8%、2.1%,虽然较2016年均有所反弹,但明显低于非洲经济平均增长水平。南非降雨量的改善使得农业部门增长强劲,在此拉动下,南非经济走出衰退,采矿业稳步扩张,制造业有所反弹,但政策不确定性损害了商业信心,其他经济部门增长滞缓。尼日利亚,随着武装分子对石油管道袭击的减少,石油部门开始复苏并拉动尼日利亚恢复正增长,农业表现相对稳健,但非石油工业依然疲弱,发电量不足限制了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在安哥拉,虽然2017年8月的总统大选顺利实现了权力交接,但营商环境不佳抑制了石油部门投资。非洲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低迷对其社会形势和政治形势具有决定性影响。一般而言,一国经济领域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自然会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蔓延。因此非洲国家亟须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改善基础设施和融资环境,寻找增长动力,推动出口多元化。
        2.社会层面:失业大军威胁社会稳定
     (1)失业率居高不下。据联合国劳工组织统计,2017年全非洲的平均失业率为7.9%,其中北部非洲为11.7%,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失业率为7.2%,均高于5.6%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南非的失业率最高,高达27.7%。非洲其他主要经济体失业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埃及(12.1%)、肯尼亚(11.5%)、阿尔及利亚(10%)、安哥拉(8.2%)、尼日利亚(7%)。令人担忧的是,在失业群体中,15~24岁的青年失业者越来越多,预计将从2015年的2.26亿增长到2030年的3.21亿,而且北非地区青年失业率最达34%,几乎是成年人失业率的3倍。
     (2)失业率高企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以青年人为主的失业人口是最具破坏力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很容易成为反社会反政府的潜在力量。在失业率最高的南非,暴力犯罪、游行示威、反对外来移民等事件频频发生,其中谋杀和抢劫案件更是呈明显增加态势。在尼日利亚南部,由于武装叛乱组织和犯罪团伙的存在,针对外国人和油气设施的犯罪活动依然猖獗。2017年前三季度,尼日利亚海域共发生20起以绑架为目的的海盗事件,尼最大城市拉各斯近年来连续被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评为全球十大最不宜居城市之一。安哥拉于2017年8月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在这之前三个月内,仅针对中国人的各类刑事案件就发生了20多起。埃及和阿尔及利亚社会治安状况稍好。埃及虽然经常发生游行示威活动,但大多具有政治色彩。阿尔及利亚也时有街头抗议活动,主要针对就业岗位稀少、物价上涨和房屋供应短缺等问题,一般无政治诉求。

3.政治层面:政府公信力下降、恐怖活动频发

       非洲经济的运行离不开政治制度的保障与实施。因此,国家在维护和执行规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经济发展遭遇内外冲击的情况下,多数非洲国家政府处置内外危机能力较低,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影响投资者信心。
     (1)政府公信力下降。南非执政党非国大自1994年带领南非人民推翻种族隔离制度以来一直掌权,深受南非人民的爱戴与支持。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非国大在应对危机冲击、发展经济方面力不从心,加上党内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南非人民对非国大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更为严重的是,祖马总统连续8次遭遇议会不信任案投票、先后11次重组内阁,均显示非国大内部出现分裂迹象。2017年12月非国大换届后,南非进入祖马执掌政府、拉马福萨主导非国大的“双核心领导”阶段,政局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两国存在国家最高领导人年龄较大且身体多病的情况。2015年当选尼日利亚总统的布哈里现已年满75岁,多次因健康问题赴外就医。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现已年届81岁,身体状况欠佳,近年来已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因此,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否有效治理国家受到各自国内民众的质疑。埃及总统塞西受到军方强力支持,但“1?5革命”后的国家重建进程充满艰辛。2016年4月,塞西政府为换取沙特的财政援助而将两座埃及军队租用岛屿归还沙特,引发开罗等地民众游行示威抗议,示威民众还公然喊出“塞西下台”的口号。安哥拉现执政党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长年掌权,政局比较稳定,且在2017年8月平稳实现了新老领导人的政权交接,但该国卡宾达飞地解放阵线在卡宾达地区开展分裂活动埋下政治隐患。
    (2)恐怖主义威胁稳定。2017年,恐怖主义对非洲大陆的威胁依然存在。从趋势上看,全非形势有所缓解,但局部地区依然严重,在个别国家甚至达到猖獗的地步。在埃及,恐怖组织众多,危害较大的是“伊斯兰国”组织西奈分支,2016年底以来该恐怖团伙已策划多起针对国内科普特基督徒的大型恐怖袭击活动,造成数百人伤亡。埃及政府不得不在2017年4月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为期三个月的紧急状态,并在2017年7月和10月两次延长。即使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2017年11月24日埃及北西奈省一座清真寺再遭疑似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炸弹与开枪扫射袭击,造成至少305人死亡、128人受伤,这是自美国“9?1”事件以来全球范围内死亡人数最多的恐怖袭击案件,令世界震惊,也给埃及的安全形势敲响了警钟。
4.国际关系层面:非洲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不乐观
       2017年非洲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比较脆弱,面临着国际援助减少、投资减速、融资压力上升等主要挑战。2016年,国际社会对非洲的官方发展援助净额从2015年的510.4亿美元减少到2016年的499.5亿美元,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从427.1亿美元下降到418.1亿美元,北部非洲从50.1亿美元增加到53.7亿美元。2017年流入非洲的FDI下降1%,仅为490亿美元。其中,跨境并购和绿地投资项目数分别大幅下降64%和57%。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吸引外资分别下降24%和20%,而南非、刚果(金)、刚果(布)、埃塞俄比亚等国FDI流入保持增势,较2016年分别增长43%、29%、20%和14%。在对外经济关系指标中,只有对外商品贸易额是上升指标。非洲进出口银行发布的《2017年非洲贸易报告》显示,2016年非洲对外商品贸易额较2015年同比增长4.1%,达1.08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2%。欧盟仍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6年占对非贸易总额的43%;如从单个国家来看,中国居首位,中非贸易占非洲外贸总额的11.9%。法国和美国居第二、第三位,分别占比4.8%和4.5%。

二 2018年非洲经济展望

       展望2018年,预计非洲经济增长态势将得到加强,但仍未走出“弱复苏”通道。联合国的《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WESP)预计2018年和2019年非洲经济将分别实现3.5%和3.7%的增长率;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展望报告》(GEP)中预测非洲经济增长3.2%;非洲开发银行《2018年非洲经济展望》更为乐观,预计增长4.1%。

(一)整体复苏伴“多速”增长

       东部非洲地区仍是增长活力最为明显的地区,2018年经济增速将达到5.8%。大选后的肯尼亚由于公共及私营部门投资将有所恢复,农业部门将有所改善,服务业也将进一步复苏,经济增长在5.9%。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的发展得益于基础设施和工业园投资对增长的推动,其中埃塞俄比亚增速预计超过7.3%。在南部非洲,南非农业、矿业和服务业持续扩张,出口收入增多,但仍不足以弥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弱增长。然而,4月初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因看好拉马福萨总统执政后的发展前景,将南非信用评级重新调回“稳定”,将降低借贷成本,利于南非经济复苏,预计增长1.8%。在安哥拉,工业活动的增加和能源供应的改善,将使经济实现2.7%的增长。南非和安哥拉这两大经济体增速提升而产生的溢出效应会拉动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发展,预计南部非洲2018年经济增长率为2.3%,仍低于非洲平均水平。未来,莱索托、马拉维、毛里求斯和莫桑比克将增长3.6%以上,但因其经济体量过小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甚微。在此农业和石油价格回升拉动下,预计2018年西部非洲地区经济增速将加快至3.3%。其他区域大国如科特迪瓦(6.9%)、加纳(7.5%)和塞内加尔(6.4%),较小的国家如贝宁(6%)、布基纳法索(6.4%)、塞拉利昂(5.7%)和多哥(5.3%)有望实现5%及以上的增长。尼日利亚经济过度依赖石油,石油价格的回升推动石油生产不断恢复;加之汇率改革、减少能源补贴、鼓励矿业和私营部门发展等政策的实施,非石油部门强劲增长,拉动整体经济实现2.1%的增长。在中部非洲,预计在刚果(布)经济温和复苏的推动下,2018年地区经济将实现2.1%的增长。不过,中部非洲国家过度依赖石油出口,加之五个国家都是中非经济和货币共同体的成员,固定汇率使得各国缺乏独立的货币政策以适应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均成为中部非洲经济增长的掣肘因素。北部非洲经济增速预计为4.1%。具体而言,美国对苏丹经济制裁的解除及黄金价格的稳定,利于苏丹未来经济发展,2018年预计增长4.1%。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复苏推动阿尔及利亚(2.6%)和利比亚(16.2%)的经济增长。铁矿石价格上涨助力毛里塔尼亚的经济扩张。摩洛哥和突尼斯的经济增长则主要得益于农作物产量同比大幅增加和磷矿石行业的发展。

(二)支撑非洲经济继续增长的有利因素

       2018年,推动非洲经济向好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内外动能旗鼓相当。
       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利好
       非洲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宗商品价格、全球加息幅度和自身债务状况。2018年初,全球经济形势向好,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金属和石油价格回稳。例如,英国伦敦布伦特油价将从2017年的均价每桶52.5美元提升到2018年的均价每桶55.4美元,由此推动尼日利亚、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石油生产国产量回升,以及加纳和刚果(布)新油气田的投产,油价的提升和石油产量的增加将有利于石油生产国减轻由于投资基建设施及偿付外债利息带来的财政压力。此外,2018年全球铜矿供不应求,推动铜价上涨,全球贸易市场上已经超过7000美元/吨。赞比亚稳定的矿业税收体制以及电力供应的稳定继续推动本国铜产量增加。
       2.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
       在非洲大陆,除了南非之外都属于农业国,雨养农业特征凸显。进入2018年以来,影响东南非地区农业生产的极度干旱状况有所缓解,摩洛哥、肯尼亚、赞比亚、南非、津巴布韦等国农业生产改善。与此同时,非洲国家的内部需求与投资同步跟进,在埃塞俄比亚,元旦投入商业运营的亚吉铁路,将带动沿线其他产业发展,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肯尼亚,蒙内铁路的开通带动肯尼亚国内旅游增长。根据世界旅游委员会2017年报告,肯旅游业接下来10年预计将以每年平均6%的速度增长,而国内旅游将为其主要的增长引擎。在尼日利亚,3月29日开工建设的莱基港是一个标志性的工程,港口完全投入使用后,年装卸能力可以达到270万至470万标箱,将成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最大的深水港。尼国政府表示,港口建成后将给该国带来约3610亿美元的收益,并将迅速推动尼日利亚及整个西非地区的贸易发展。在科特迪瓦交通基础设施方面,2018年将开工建设阿比让四桥项目、阿比让-圣佩德罗高速公路项目、铁比苏-布瓦凯高速公路项目等。
       3.非洲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
       非盟“2063年议程”致力于实现地区一体化,实现非洲和平繁荣,成为推动非洲经济增长的一股动力。1月28日,非洲单一航空运输市场(SAATM)正式启动,作为“2063年议程”付诸实施的首个旗舰项目,该市场的启动将为增进非洲国家间贸易、促进跨国投资、推动旅游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并能创造3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及20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更为重要的是,3月17~21日,非盟首脑特别会议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肯尼亚、安哥拉等4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成立非洲自由贸易区的协议,47个国家签署了表达非洲团结发展的《基加利宣言》。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AfCFTA)的签署意义重大。因为该协议旨在通过加强人员、资本、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促进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工业化和结构性经济转型,从而深化非洲经济一体化。据悉,该协议只要获得22个非洲国家批准后即可生效,展望未来,伴随着非洲自贸区建设的步伐,非洲国家间的贸易额将大幅提升,内部交易成本将逐渐减少,而且将创造更多商业机会,提升非洲工业化和产品生产水平,创造就业,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改善非洲人民生活水平。非洲自贸区的启动不仅有利于非洲,而且将为外部世界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4.中国继续为非洲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21世纪以来,中非友好互利合作的步伐稳步迈进。中国已然成为非洲谋求自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贡献者。当前,中非经贸合作正在向投资领域转型升级,中国在非洲的基建和工业园区合作正在拉动非洲经济发展。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将在北京召开峰会,中非领导人将再次聚首北京共商中非友好合作大计,规划新时代中非合作蓝图,预计将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三)非洲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

       2017年以来,非洲经济进入“弱复苏”通道,使得国际金融机构重新关注非洲发展的中长期结构性约束,于是外债、经济多样化成为助力非洲经济增长的关键词。
       1.动员国内资源,缓解资金短缺和外债高筑问题
       非洲经济复苏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更多的公共资本投资,在内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外部融资面临困境的情况下,非洲国家要充分调动自身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然而,201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国内储蓄率均值只有15.9%,明显低于投资率19.5%的均值,资金缺口达3.6%。如果仅靠外部融资填补这一空白,将导致巨额的财政赤字,此外,利息支付增加以及汇率贬值造成的估值变化使得各国尤其是石油出口国负债迅速累积。因此,非洲各国应制定并严格执行财政调整计划,不可一味压缩支出,应着眼于国内资源流动性的改善,为此,全面提高国内储蓄率,提高税收,充分利用各方面资金成为非洲各国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
       2.通过经济多元化战略和经济结构转型来降低对大宗商品的过度依赖近年来,非洲经济增长的波幅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频率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非洲国家经济结构单     一,“生产的不消费,消费的不生产,生产与消费脱节”的畸形结构导致对外部市场严重依赖、内生动力不足。为此,非洲开发银行向非盟提交加速非洲国家结构性改革倡议。非洲开发银行在《2018年非洲经济展望》中指出,必须切实推动非洲国家在经济规划和转型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吸引投资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以期创造就业、减少贫困、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此项政策性指引将推动非洲国家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多样化步伐。为配合经济多元化战略和经济结构转型,非洲国家应加大人力资源培养的力度,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以应对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异质性带来的各种挑战。

附件:


公众号二维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官方网站:www.cagatime.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秀水街1号建国门外外交公寓2-2-71室
电话:85326771
邮箱:cagatime@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8692号-1

微信公众号:中非总商会

中国非洲总商会
Keywords: 中国非洲总商会 中国非洲总商会